【京江晚报】《男子左肾长出“鹿角石” 医生手术“穿刺”一次性清除》
京江晚报讯 近日,55岁的杨荣光(化名),经检查发现左肾有一枚“鹿角形结石”。这枚结石形似可爱的鹿角,却是泌尿系统结石中治疗最棘手的一种。
8月份,杨荣光突感左腰腹部疼痛,连续几日未有缓解,在我市一家医院就诊查CT提示:双肾盏小结石及左侧肾盂鹿角形结石。
鹿角形结石,是肾脏内一种特殊形状的结石,因其形似鹿角而得名。又因其像水泥浇筑一样填充于肾脏的集合系统内而称为铸形结石。该类结石主要是由鸟粪石(磷酸铵镁结石)构成,通常在感染产生脲酶的细菌的情况下发生。大多数鹿角形结石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血尿、腰痛、潜在的败血症和脓疡形成。
从CT影像上看,杨荣光的结石体积不小,属于巨大肾结石,如果不及时处理,其肾脏功能将进一步恶化,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手术难度大,完全清除结石的几率低,可能需分两到三次才能清除结石,同时出血、感染的风险也增大;要一次清除结石,降低出血感染风险可能还需要外请上海专家会诊手术……辗转几家医院,杨荣光得到的治疗建议趋于一致。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杨荣光挂了江大附院泌尿外科主任马克钧的专家门诊。马克钧认真阅片后,认为手术确实有很大难度,但这也是该科室开展的常规手术,自己有把握一次清除结石。这让杨荣光重拾治疗信心,立即办理了入院手续。入院后,医生为他进一步查肾盂造影,显示左肾铸形结石,大小约为37.17毫米×45.30毫米。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马克钧、周留正两位主任医师为杨荣光开展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手术过程就是在患者腰部穿刺一个普通圆珠笔直径的通道进入肾内,从该通道内粉碎并清除结石。手术的关键就是通道的建立,既要避开肾脏的血管,尽量减少肾脏损伤,又要穿刺到目标部位,以利于彻底粉碎清除结石。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几乎无出血,耗时60分钟,一次性完全清除结石。
术后,杨荣光恢复得很快,复查X光片无结石残留,一周后顺利出院。
马克钧介绍,因为该患者结石巨大,选择常规通道碎石取石,对于较小的肾结石,可进行超细经皮肾镜碎石术,只用圆珠笔芯粗细的通道即能彻底粉碎清除结石,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钱小蔷 孙卉 杨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