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媒体聚焦

【交汇点】《乳腺手术不在乳房开,江大附院单孔腔镜技术为19岁少女圆无痕手术梦》

发布时间:2025-03-09阅读次数:259

交汇点讯 作为一名乳腺外科医生,经常面对患者的“既要又要还要”:既要切除病灶,又要疼痛最小,还要美丽不打折。19岁的小彤(化名)查出乳腺肿瘤后,就对接诊医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江滨医院)甲乳外科副主任王坤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原以为医生会拒绝,没想到的是王主任回复“完全可以”。手术后的小彤,病灶得以完整切除,疼痛值也非常低,更关键的是,双乳没有留下任何疤痕,因为医生通过单孔腔镜技术将手术切口巧妙地“藏”到腋窝里。

乳腺手术不在乳房开,另辟蹊径选腋窝

正在上大一的小彤,洗澡时偶然间摸到右侧乳房里有一个硬块,第二天便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做了乳腺超声检查,提示右乳有大小约4cm肿块,经医生评估,考虑纤维腺瘤可能性大。

江大附院甲乳外科副主任王坤介绍,纤维腺瘤是乳腺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对于1-2cm的腺瘤,一般采用微创旋切手术切除,切口小,恢复快;对于>2cm的纤维腺瘤,建议开放性手术切除病灶,并进行病理诊断,此种手术方式最大的缺点是会留下手术瘢痕,影响美观。

小彤的肿块较大,无法行微创旋切手术,而本人和妈妈都无法接受开放性传统手术留下的疤痕,希望通过一个尽可能微创的术式切除肿瘤。

“经过综合考量,我们认为经腋窝单孔腔镜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王主任解释,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手术就是在腋窝下建立单一切口完成肿瘤的切除及取出,乳房上不会留下任何疤痕,手术切口在腋窝下,非常隐蔽,起到很好的美容效果。

手术方案征得家属同意后,近日,王主任和团队成功为小彤实施了手术,在腋窝下通过一个不足5公分的切口建立腔镜通道,将肿瘤完整切除并取出,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速,乳房形状和外观没有任何改观,小彤也很快就回到了校园继续学习生活。

开辟乳腺手术“新赛道”,让无痕不再是奢望

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而言,切除肿瘤是首要目标,美观的需求往往被忽略,而从医学人文角度而言,乳房的完整和美观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无痕化”成为乳腺手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经腋窝单孔腔镜技术是乳腺外科手术的一个‘新赛道’,相比起传统的‘三孔腔镜’而言,‘单孔腔镜’具有切口隐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王主任介绍,经腋窝单孔腔镜应用广泛,主要适应症如下:

乳腺癌保乳手术

①TNM分期I-II期浸润性导管癌;

②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单侧病灶;

③病灶距乳头位置>3cm;

④有充足的腺体容量,确保术后能够维持一定乳房外形;

⑤ 无严重的内科合并疾病。

乳房良性肿块腔镜切除术

①男性乳腺发育症;

②乳腺纤维腺瘤:尤其适用青春型纤维腺瘤瘤体大于3cm,无法微创旋切手术的患者;

③非哺乳期乳腺炎、非急性期乳腺肿块或类固醇激素治疗后残留肿物;

④其他巨大乳腺良性肿瘤: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乳腺错构瘤、乳腺神经纤维瘤等。

查出乳腺纤维瘤,是切还是留?

乳腺纤维腺瘤是非常常见的乳腺肿瘤,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或偶尔触摸时发现的,乍一看有个“瘤”字总免不了心慌焦虑,其实不必,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极少发生癌变。

乳腺纤维瘤的发生主要是由乳腺小叶内的纤维细胞或腺体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加引起,所以发病人群多为年轻女性。

纤维瘤的诊断并不难,对于年龄<40岁的女性,推荐采用触诊+乳腺超声的方式进行诊断;对于年龄≥40岁的女性,推荐采用触诊+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

一旦发现纤维瘤,要不要手术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王主任解释,小于1cm的纤维瘤,一般不建议手术,但需要3-6个月进行1次随访,若无变化可以改为1年1次随访;1-2cm的肿瘤可以选择微创手术;当肿瘤直径≥2cm,或者肿瘤出现生长速度快、随访期间影像学评估升级、活检提示非典型增生或可疑叶状肿瘤的情况时,应及时安排手术。

王主任提醒,如果是备孕期女性,发现纤维瘤后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因为妊娠、哺乳期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进而导致肿瘤体积迅速增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薛诚 通讯员 孙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