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常见病预防与保健

节育环不能“终身制”,过期不取会“受罪”

发布时间:2025-09-30阅读次数:39

对于很多已婚女性来说,宫内节育环是个熟悉的 “老朋友”,它安全、有效、可逆,是非常实用的避孕选择。但这个 “老朋友” 也有 “退休” 年限,如果超期使用,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隐患。

取环虽是个小手术,但其中的讲究可不少。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赵静,就如何安全、放心地和节育环说 “拜拜”作出解答。

什么是节育环?

节育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长效避孕方式,凭借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成为许多育龄女性的选择。它通过在子宫腔内形成一定的环境,阻止受精卵着床,从而实现避孕目的。

很多女性朋友认为,节育环是“安上就不用管”的永久性措施。实际上,节育环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至10年,部分老式金属节育环可能为15年。无论哪一种节育环,都不能终身放置。

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会断崖式下跌,子宫逐渐萎缩、变小、壁变薄,宫腔的空间也日渐狭小,节育环却还是原来尺寸,会持续受到周围挤压,进而引发很多健康问题。轻者可出现下腹疼痛、坠胀感、异常阴道流血、腰痛、排尿不适等,重者节育环可能穿透逐渐变薄的子宫内膜层,甚至部分穿透子宫肌层,形成“嵌顿”。

取环的最佳时间

女性在绝经后1年内应主动就诊,接受彩超检查,以确认节育环的位置及状态,并到医院尽快取出。此时子宫尚未严重萎缩,取环操作相对容易,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若是绝经多年、高龄体弱,或者伴随严重嵌顿、粘连、节育环变形,手术难度和意外伤害都会增加,此时往往需要用宫腔镜乃至腹腔镜辅助操作。

取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提前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妇科B超(确认环的位置和子宫情况)、白带常规(排查阴道炎)、血常规(确认无急性炎症或贫血)、凝血常规(确认有无凝血功能障碍)、“艾梅乙丙”指标(排查有无传染病)。若不排除节育器嵌顿或异位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盆腔平片或盆腔 CT 等检查,更清晰地明确节育环的位置和形态。

若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需提前告知医生,控制好病情,待病情稳定才可取环,防止手术过程中因基础疾病发作而出现意外。如有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道炎症,需要先行治疗,待炎症治愈后再取环,避免引发感染。如行无痛取环,术前需空腹6至8小时。

取环后注意事项

术后2周内要严格禁止性生活和盆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细菌进入生殖道,引起感染。

术后要注意休息,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盆腔充血或出血加重。

术后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或下腹坠胀,一般一周左右自行缓解,若出血超过月经量、腹痛剧烈或发热等,需及时就医。

术后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