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如何科学挑选水果?
钱小蔷 孙卉 杨泠
水果是孕期营养的甜蜜来源,“吃对”比“多吃”更重要,如何科学搭配暗藏学问。
孕期摄入水果的重要性
维生素C的优质来源:如柑橘类、猕猴桃等,有助于铁的吸收和胶原蛋白合成。
叶酸的重要供源:如橙子、草莓等,对胎儿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
膳食纤维的天然载体:帮助缓解孕期常见的便秘问题。
抗氧化剂的富集地: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有助于抵抗氧化应激。
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如西瓜,可帮助维持体液平衡。
孕期如何选择水果
吃多少水果合适?《备孕和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孕早期、孕中期每日摄入水果类200克至300克;孕晚期每日摄入水果类200克至350克,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则建议每日摄入水果150克至200克。无论有没有合并糖尿病,水果的摄入量都要控制。
选择水果主要看三点: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生成指数(GI)、血糖负荷(GL)。
GI:某一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也就是进食后,升血糖的快与慢。
GL:综合考虑GI和碳水含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的“质”和“量”结合起来即为GL。
高GI水果:鲜枣、西瓜、荔枝、龙眼、菠萝/凤梨、葡萄、香蕉等。
低GI水果:樱桃、柠檬、苹果、圣女果、梨、杏、李子、桃子、葡萄柚、柠檬等。
不同妊娠期水果选择不同。怀孕的前三个月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建议每日服用适量的叶酸和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推荐摄入牛油果、橘子、橙子、芒果、草莓等高叶酸、高维生素C的水果。
孕中期、孕晚期,孕妈妈胃口大开,宝宝迅速成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更多。不过,此时如果饮食不注意,很容易体重飙升,导致胎儿超重,推荐GI值较低的水果。
孕晚期首选“三低”水果(低碳水、低GI、低GL):苹果、梨、桃、樱桃、草莓、柑橘类、李子等。
不推荐常吃的水果(高碳水、高GI水果):水果干、鲜枣、山楂、荔枝、桂圆、香蕉等含糖量均超过15%。芒果、菠萝、西瓜、哈密瓜等都属于高GI水果。
水果吃着甜≠含糖高,含糖高≠GI高。水果的甜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含糖量或升糖指数,因为水果甜度还与糖的种类、数量,以及有机酸成分有关。即使选择GI值低的水果,如果吃太多,GL值高照样对血糖影响大。
“糖妈妈”如何吃水果?
对于妊娠期血糖异常的孕妈妈来说,水果并非洪水猛兽,是可以吃的,但是在吃水果时,要记住“一前提,四原则”。
一前提:血糖平稳时(餐后2小时血糖在6.7毫摩尔/升以下)。
四原则:减去部分主食;两餐之间吃;选用低GI水果,如青瓜、番茄、柚子、猕猴桃、草莓、樱桃等;量控制在200克。可以少量多次食用,尽量安排在两餐之间食用,比如上午10点摄入100克,下午3点摄入100克。
此外,特别提醒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除了科学选择水果之外,还需要适当运动,加强血糖的检测,以避免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科学吃水果的黄金法则
控制总量:每日200克至300克。建议吃之前使用厨房秤精确称量水果重量,并把水果切成小块,既能解馋,又能控制量。
时间选择:建议在上下午加餐的时候吃,这样既能补充丰富的营养素,还能避免血糖升高过快、体重增加过多。例如将水果与酸奶、坚果搭配,蛋白质可延缓糖分吸收,稳定血糖。
优先吃果肉,少喝果汁。果汁≠水果,榨汁损失膳食纤维,且浓缩糖分易超标(如4至5个橙=1杯300毫升橙汁)。
清洗去皮:非有机水果削皮,减少农药残留摄入。草莓用盐水浸泡10分钟冲洗。
水果拼盘巧搭配:“糖妈妈”可以将不同的水果搭配着吃,既能吃到多种口味,又能分散糖分摄入。
搭配一:黄瓜配草莓。黄瓜含糖量极低,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草莓升糖指数低,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将黄瓜切片,与草莓一起食用,口感清爽。
搭配二:柚子配猕猴桃。柚子含有类似胰岛素样成分,能辅助降血糖。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钾和膳食纤维,升糖指数不高。两者搭配,酸甜可口。
搭配三:番茄配蓝莓。番茄属于低糖蔬菜,可当水果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蓝莓升糖指数低,且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剂,一起食用,口感丰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水果是膳食补充品,不可替代主食或蔬菜。若有妊娠并发症,需遵医嘱进行个性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