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镇江两名高考生捐造血干细胞救父

发布时间:2021-09-03阅读次数:1444

        今年上半年,我院血液科两位白血病患者先后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两人年龄相仿、病情相似,更加“巧合”的是,为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都是自己正在上高三的孩子。当病魔要“宣判死刑”时,亲情和技术,创造了新生!
        化疗未果病情复发,移植是唯一出路
        今年46岁的赵强(化名)和42岁的李康(化名)分别于2015年、2016年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诊后,正值壮年的两位父亲,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住院、检查、化疗成为了家常便饭。
        在医院接受数次药物化疗后,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好景不长,2019年,两位患者先后复发。
        “该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者如果依靠单纯的药物化疗,绝大部分都不可能长期缓解。”血液科主任费小明说,移植是唯一的选择,也是迫在眉睫的选择。
        眼见着两位患者病情告急,时间是一分一秒也容不得耽误了。如果不接受移植,几乎就是放弃治疗。但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问题: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谁来提供?
        全相合配型难,半相合解决供者问题
        全相合?半相合?这是什么概念?费主任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三类:亲缘全相合、无关供者和亲缘半相合。
        找无关供者相当于大海捞针,在短期内找到希望渺茫。亲缘全相合同胞供者(兄弟姐妹)虽然是最佳选择,但是仅有在同胞兄妹中有25%的机会能找到全相合,再加上我国既往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可能找到亲缘全相合供者,因而没有办法进行骨髓移植。
        而半相合移植技术的出现,为找不到全相合供者的患者创造了机会。其供体来源广泛,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甚至表亲都可以相互供给。两位父亲在找不到全相合供者的情况下,半相合移植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高考前为父提供“生命种子”
        费主任和家属商量供者问题时,两个正在上高三的孩子作出了一致的决定,由自己为父亲提供造血干细胞。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今年上半年,两个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的孩子,先后来到医院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费主任介绍,提供外周血干细胞对供者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在用药物将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后,通过专门的血细胞单采机收集干细胞,一般采集100ML左右即可。两个孩子完成采集后,第二天就能回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
        为确保治疗成功,需要医患精准配合,各步骤环环相扣。为了迎接子女提供的“生命种子”,两位父亲也做好了万全准备。费主任介绍,要接受半相合移植,必须先用超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将病人体内的造血细胞、免疫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清空,然后移植入健康的供者干细胞。这就好比要在患者身上种上新来的种子,但原来的土壤遍布各种害虫和杂草,如果直接播种,成活可能性极低,必须在播种前把害虫和杂草清理干净,这样移植的成功率才更高。
        移植成功,两位父亲都在积极康复中
        在血液科层流病房里,造血干细胞先后被移植入两位父亲体内。在医护人员的周密治疗下,他们闯过重重难关,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骨穿提示白血病缓解,说明健康干细胞在骨髓中“生根发芽”了!
        走出层流病房后,两位父亲还要在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挺过排异等重重关卡后,宣告移植成功!
        值得庆贺的是,今年夏天,两个孩子也如愿考上大学。
        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所有移植类型中技术难度最高的,而且半相合移植后要更强调排异、感染等一系列合并症的严密监测和治疗。半相合移植后植入成功率与全相合移植基本相同,只是植入细胞的生长速度可能稍微迟缓一些,但半相合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总体上与亲缘或非亲缘全相合类似。因此,半相合骨髓移植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半相合移植适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血液疾病,近来我院血液科已在全市率先成功开展4例半相合移植,其中一例为近70岁的父亲为患白血病女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也是我们地区供者年龄的最高纪录。
        血浓于水的亲情、日益精进的医疗技术,为血液肿瘤患者创造了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