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媒体聚焦

【京江晚报】《江大附院护理团队:以心为灯微光前行,开启智慧护理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2-05-12阅读次数:1656

记者 杨泠 通讯员 钱小蔷 孙卉

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要求的提高,护士正在逐渐摆脱“医生助手”的固有形象,其工作范围不再囿于打针、发药、输液,而是走向更高、更广的平台。

近年来,江大附院不断创新护理服务项目,拓宽护理服务路径,延伸护理服务内涵,着力打造智慧护理服务格局,“高精专”型护士在该院医疗护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江大附院已拥有7个护患互动品牌,开设9个护理专科门诊。去年推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更是成为江大附院实现护理服务再升级、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护理服务的契机。经过所有江大附院护理人的努力,如今,优质护理服务已然成为该院的一张闪亮名片,为健康镇江、健康江苏的建设注入更多力量。

护患互动品牌,以活动提升护理温度

治疗不因出院而停止。尤其对于慢病患者来说,医生的诊疗只是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后续长期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以糖尿病管理为例,血糖控制不佳大多与患者对该病认识不全、控糖意识薄弱、治疗不积极有关。

在江苏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江大附院内分泌代谢科护士长尹卫看来,想要长期稳定血糖,控制病情,规范化的管理和患者教育尤为关键。必须通过对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综合干预。因此,江大附院内分泌代谢科成立了“糖尿病病友之家”,通过发送控糖知识短信、定期讲座、户外运动,以及为“糖友”建立档案、定期电话回访、预约门诊等方式,推广健康生活理念,在“糖友”的控糖路上,发挥积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糖友之家”固定成员已突破8000人。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快速上升。许多患者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规范的用药习惯,以及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远期预后。长久以来,江大附院心内科充分发挥强大的专科资源优势。该科“冠心病病友之家”一直致力于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构建科学和谐的康复与交流平台,近10年来,打造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品牌活动,通过健康讲堂、学习班等形式,普及全民冠心病预防知识,帮助冠心病患者提高治疗认知,极大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进程。

在江大附院,类似的医患互动品牌还有很多。江大附院护理部主任庄若介绍,以往,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大多集中于院内诊疗,了解病情渠道少,护患黏性低。后来随着医院优质服务理念的持续深入和提档升级,一些相关科室陆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为医患、护患、患者与患者之间搭建起便捷沟通桥梁,以增加多方黏性、提升患者依从性。比如肾内科的“腹透肾友俱乐部”、儿科的“早产儿联谊会”、肿瘤科的“肿瘤之家”等。其中,“腹透肾友俱乐部”通过评选年度腹透明星、腹透肾友讲座、建立“腹透肾友微信群”等方式,鼓励腹透患者主动分享护理心得,树立治疗信心。如今,每一名需要腹膜透析的患者出院前,都会由腹透专职护士手把手指导居家换液,患者经考核过关后才能 “准行”,为之后康复打下扎实基础。

从幕后到前台,以专业提升门诊护理质量

看门诊一定要找医术精湛的医生?那可不一定。随着护理专业的逐渐细分,护士和医生一样,也能坐诊了。如果选择自然分娩,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做好伤口造口的居家护理?静脉置管如何维护……对于这些问题,专业护士可比医生更加精通。

“我是第一次怀孕,之前产检的各项条件都符合顺产要求,但一想到平时电视剧里女人生孩子疼得撕心裂肺的镜头,我就害怕,而且听家里的女性长辈说,生孩子确实疼得厉害,你说我要不要改剖呢?”近日,一位年轻的“准妈妈”来到江大附院助产士门诊。坐诊的主任护师刘兰平了解了她的想法后,认真细致地讲解影响分娩疼痛的相关因素和科学的应对方法。刘兰平告诉这位“准妈妈”,在她分娩时,会有助产士全程陪同指导,帮助她正确面对宫缩,减轻分娩疼痛。此外,如今的“无痛分娩”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减轻分娩疼痛方面,有着出色的效果。有了助产士指导的非药物镇痛和分娩镇痛技术的“加持”,产妇完全可以在舒适的氛围中,迎接宝宝的到来。在刘兰平的鼓励下,这位“准妈妈”又重新树立起“我还是要自己生”的信心。

孕前期迷茫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孕后期又容易在“顺还是剖”的抉择中犹豫不定……有着类似困扰的“准妈妈”并不少,这时如果能有专业助产士及时介入,给予帮助和疏导,无论对于“准妈妈”维持孕期合理的体重增长、保持平稳情绪、减轻分娩疼痛、促进自然分娩率,还是提高母乳喂养率都大有裨益。随着优质护理的延伸,最近几年,江大附院助产士从产房走入门诊,为孕产妇提供孕期营养及运动、分娩减痛、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保健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在助产士门诊,“准妈妈”还可以与助产士提前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减少对分娩的恐惧,让分娩更加顺利。

记者了解到,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江大附院目前共开设了9个护理专科门诊,不同学组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人性化关爱、高品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无缝隙的全程护理。

仅去年一年,9个护理专科门诊中,儿科护士团队接诊9082人次,高危儿建档管理1161人次;助产士门诊接诊孕妇人次约110人次;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全年健康教育人数500余人,运用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平台管理糖尿病患者,全年共录入新患者501例,随访256例,糖尿病并发症筛查3000余项;冠心病健康教育门诊110次,电话随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2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社区健康档案40次;静疗专科门诊PICC维护2079人次,输液港维护1493人次,处理各项会诊、并发症219人次……

从院内到院外,以行动延伸护理半径

年初,江大附院急诊科组织专科护士来到火车站南广场公交站,针对火车站公交站流动人口多、密度大、乘客突发意外的概率相对更高的特点,开展急救普及活动。4名男护士在护士长杨丽萍的带领和指导下,向公交驾驶员讲解了急救的基本知识,传授救护方法和应对措施;

“内、外、夹、弓、大、立、腕,正确洗手七步法……”今年的世界手卫生日,在市级机关中心幼儿园,伴随着《本草纲目》的律动节奏,身着绿色罩衣的江大附院儿科护士领着小朋友,进行一场特殊跳操。韵律操的组成动作,正是手部清洁的正确方法;

去年,心内科专科护士每周下沉健康路社区全专联合门诊,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继续与社区联合对冠心病PCI危重及特殊患者开展家庭访视工作……

这一个个院外延伸服务的剪影,拼凑出这些年来江大附院在扩大服务半径方面做出的努力。近年来,江大附院专科护士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服务面,利用业余时间,走出诊室,走进社区、学校、基层医院、养老院等地,开展包括义诊、培训、讲座等在内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辐射带动基层护理水平提升,为市民、患者带来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

护士“接单”,把护理服务送上门

从看病烦、看病难,到便捷的互联网医院就诊模式,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及“互联网+”战略的推进落实,江大附院自去年开始,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借助“互联网+”手段,打破空间限制,为出院患者提供“线上预约、线下上门”的延续护理,受到服务患者的普遍认可。

一名因脑出血昏迷,插有胃管、导尿管的患者,出院后每月奔波更换导管成为其家人心中的一个“心病”。得知这名患者的需求,在与其家属进行初步沟通后,几名管道组核心成员带着胃管、导尿管上门,向患者家属演示网上预约流程,现场成功下单后,护士们快速、规范的换管服务,赢得了床旁家人的连声感谢。

作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份的医院,江大附院积极响应,依托“网上江滨医院”APP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该服务针对失能或半失能患者居家护理需求难以满足的护理难点,以网上江滨医院为载体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共开展4类31项特色护理项目。依托“网上江滨医院”APP,患者或患者家属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评估、预约、结果评价等全流程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我院在‘互联网+医疗’方面做出的全新尝试,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形成线上线下、院内院外服务的全闭环,让出院患者在恢复期也能够得到持续的健康指导。”江大附院护理部相关分管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江大附院“互联网+护理”平台自去年上线以来,已经实现市区全覆盖,共为居家患者服务数十次,这项服务为打通居家护理“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院外医护痛点、促进分级诊疗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带头科研,护士群体学历逐渐走高

护士做科研,这在20年前,或许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护理团队专业性要求的提升,护士群体的学历及专业素质也在不断升级,临床护士做科学研究不再是件“稀奇事”。

“以前人们对护士‘只管打针发药’的固有印象,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护士群体专业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但现在来看,高学历护士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群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医院政策有所倾斜的鼓励机制下,护士群体的学历正在不断走高。”江大附院护理部主任庄若说:“10年前,我院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护士仅一两位,如今经过进修取得该学历的护士有30多位,我们现在还有一位在读博士。”

在学历走高的同时,护理人员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能像医生那样坐诊看病,还能做科研、搞发明,用实际行动为护理服务增加新的内涵。

几年前,江大附院组合成立营养支持与留置管道护理小组,6名来自不同医疗科室的核心成员,综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营养支持及留置管道护理专科手册》,化解没有统一护理标准的尴尬;

肾内科创新推出的腹透用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两名研究生护士研究的《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预防管理循证实践》,获得了2021年江苏省优质护理服务改善项目一等奖,入围2022年全国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提灯奖;

……

一张张荣誉证书,一份份研究成果,凝结了护理人员的辛勤和汗水。据统计,近5年来,江大附院护理人员共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64篇,省级以上期刊802篇,专利384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16项。

庄若表示,近年来,护士们无论是在医院临床还是疫情防控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持续加强江大附院护理专科能力水平提升,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全面推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护理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江大附院不断推进护理专科建设的发展,多渠道、多路径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专科护士,目前,该院共有省级专科护士57人,市级专科护士71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大附院副院长徐岷表示,今后,该院将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拓展护理服务内涵,通过不断提升、创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