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报】《一条患者家属感谢短信,折射江大附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效》
“感谢你们对我家老太太褥疮的治疗,我代表我们家四代人衷心地感谢你们。”国际造口治疗师、江大附院烧伤整形科护士长柏素萍日前收到的这条感谢短信,来自一名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的家属。在柏素萍及其团队的精心护理下,老人的压疮已痊愈。而这条简短且充满感激之情的短信,也从患者角度,为江大附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打出了高分。
日前,柏素萍接到了家住二道巷附近的刘女士的订单,上门为其93岁的婆母进行压疮检查。这已经是柏素萍第5次上门为这位老人开展护理服务。
2017年,刘女士的婆母突发脑出血住院,出院后一直由公公照顾。近两年,由于公公年事已高,儿女们又请了保姆帮助照顾两位老人。
婆母长期卧床,尽管儿女精心照料,但由于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身体还是出了状况。去年9月,在帮婆母擦身时,刘女士发现其右侧肘窝有破溃,她立刻紧张起来。想到老人行动不便,自己也已60多岁,要把老人从楼上背到楼下,再送到医院看病,着实不太容易。但病又不得不看,刘女士一咬牙,还是决定先拍下患处照片跑一趟医院咨询。在服务台人员引导下,刘女士来到“网上江滨医院”服务体验区,得知江大附院已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可以通过网上预约,让护士上门护理。
尽管当时半信半疑,但刘女士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网上下了单,没想到“互联网+护理服务”接诊护士很快就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他们,了解了老人的基本情况,确认了上门的时间和地点。这下,刘女士和家人终于吃了定心丸。
按照约定时间,伤口换药组的柏素萍和曹云来到老人家中,仔细检查了老人的创面,并详细了解了老人的生活起居等情况。随后,她们打开随身携带的治疗箱,精心为老人处理伤口,消毒、清洗、敷料……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全套护理工作。
老人没有离开自己的床榻,家人也没有走出家门,原先预计需要大半天、四五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仅用几分钟就全部解决,刘女士激动地拉着柏素萍的手,表达着感激之情。
两次上门护理后,老人的肘窝伤口已痊愈。几个月后,刘女士发现婆母臀部又出现了硬币大小红肿,疑似褥疮。这次,刘女士已认定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她熟练地完成线上预约。柏素萍上门处理完伤口后,还耐心地教老人的儿女们压疮护理相关知识和换药操作,让他们掌握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技巧。方便快捷、细致入微的上门护理,让患者及其家人感动不已。
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是居家护理的“刚需人群”。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专业、更规范、更安全、更舒适的居家护理服务,去年4月,江大附院开通了“互联网+护理服务”,打造服务优质、专业技能过硬的居家护理团队,更好地满足患者医疗服务和身体健康需求。截至目前,已开展造口护理、PICC导管维护、管道护理、伤口换药、脑卒中康复期护理、新生儿脐部护理等近30项上门护理服务,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多模式的护理服务,打通居家护理“最后一公里”。
一条患者家属感谢短信, 折射江大附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效3.1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