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江大附院医疗管理工作获省卫健委表扬》
本报记者 王露 本报通讯员 羊城 “你院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防控、改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管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等方面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近日,江大附属医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表扬信。这封信是由省卫健委医政管理处发来的,既对医院2020年度的医疗管理工作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也对医院今年的工作提出新寄望。
对全国公立医院而言,2020年是最为特殊的年份。江大附院院长陈德玉表示,这封表扬信是对全院上下的一次鼓舞,更是对过去这特殊一年的“回望”。
在疫情防控中竖起一面旗帜
2020年1月23日下午,江大附院接上级紧急指令,数小时内迅速组建了一支由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他们正是我市首批援鄂医疗队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大附院先后出征了17名援鄂、1名援京、2名援疆的医疗队员,他们白衣执甲、以生命赴使命。这些医疗队员共获得全国、省级表彰(记功、嘉奖等)30余项,赢得广泛赞誉。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在勇士们奔赴“红区”的同时,江大附院内同样有一群人牢牢筑起了院内安全。全院干部职工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严格加强医院入口管理、来院人员及陪护人员健康管理、医院职工外出管理、院感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等“五类管理”。院内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守好发热门诊等重要“哨点”,坚持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持续做好医用防控物资储备、供应,不断优化疫情防控预案。
江大附院医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当时,根据疫情防控需求,他们不断修订各种规范和流程,全员进入了战时状态。最后,凭借成效突出的工作,江大附院医务处被省卫健委授予了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在用心用情中改善医疗服务
在大医院里,往返多个科室找专家看病,令疑难杂症患者感到很苦恼。2020年7月起,江大附院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有效破解了患者这一“痛点”。一站式服务的多学科联合门诊,将从前的“患者逐个找专家”就医模式转变为了“专家组团看患者”。
医院的医疗服务创新还体现在“互联网+”上。近年来,“网上江滨医院”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无接触、响应快、突破空间地域等优势,实现便捷就医,成为线下医疗强有力补充。线上开通“自助核酸检测”等新功能应用,新建达孜区人民医院等3家互联网医院接诊点,用“智慧”助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一家公立医院该如何着手提升综合能力?陈德玉给出的答案是四个字:用心用情。用心是要提升专科建设和教学质量,关注医院内涵与管理;用情则是要始终不忘使命担当和公益性职责,彰显初心。
记者了解到,2020年,江大附院累计派出3队9人次对口帮扶专家,赴西藏、新疆、陕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派出的专家们不仅给当地带去了技术,还带去了镇江的大爱精神,让先进的医疗理念在当地生根开花。与此同时,医院还累计派出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的各级各类医师72人次。每周组织相关医疗专家赴金坛三院、溱潼人民医院等坐诊,2020年累计派出145人次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与金坛三院坐诊,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陈德玉表示,在“十四五”新征程上,他们将对全院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继续奋力奔跑,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