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报】《一封来信彰显医疗管理“硬实力”》
上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到了一封落款为“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的电子表扬信。信中对去年该院开展的各方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20年度的全省医疗管理工作中,你院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防控、改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管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等方面工作突出,成效显著。在此,向你们提出表扬,并希望在2021年的医疗管理工作中,再接再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收到信后,江大附院院长陈德玉备受鼓舞,也越发感到附院人肩头的责任和使命的重大。
精准施策筑底线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2020年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江大附院发展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
2020年1月26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初二,家家户户团聚时,江大附院的6名医护人员毅然放弃了与家人相聚的机会,作为第一批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我市首批前往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逆向而行。随后的两个多月,该院17名援鄂、1名援京、2名援疆的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与此同时,在与新冠病毒近距离搏斗的医院内,附院人筑牢疫情防控体系的每个环节,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获得全国、省级表彰30余项,生动诠释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用心用情惠民生
医疗服务持续改善
过去五年,江大附院紧紧围绕“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的奋斗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强院、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创新领院、文化塑院“五大战略”,聚力创新发展,聚焦百姓健康,奋发有为推进医院各项事业,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江大附院依托“互联网+”技术,逐步打造智慧就医新模式。如今,市民想要找江大附院的医生看病,通过互联网即可实现网上挂号、诊间结算、药物配送到家、网络远程会诊、护理指导等服务。
作为线下医疗强有力的补充,“网上江滨医院”APP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无接触、响应快、突破空间地域等优势。目前,“网上江滨医院”APP平台注册用户近8万人,患者累计咨询数量2万余次,平均节省门诊挂号、缴费等排队等候时间约50分钟,有效解决患者挂号难、缴费难、寻医难、查询难等就诊难题,提升就诊便捷性。疫情期间,该院迅速反应,线上开通了“自助核酸检测”等新功能应用,以“智慧”助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为了满足市民就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江大附院目前共开设11个MDT团队,10个高级专家门诊,提高疑难杂症诊疗水平。专学科建设量质方面也频结硕果:新增医学科和麻醉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房颤中心通过国家认证,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分获国家“年度质控金奖”“质控之星”;经中国卒中学会评审,卒中中心升级为综合卒中中心;加速康复外科团队获评市创新争先成绩突出科技团队;国家卫健委基层医院外科专项能力培训基地、国家检验医学进修与培训基地、省社区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落户该院……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不仅让在江大附院就诊的患者感受到了更加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就诊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也促使医院再次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去年,江大附院再次蝉联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荣誉称号。
对口帮扶传“真经”
不断提升受援医院水平
援陕医疗工作是国家支援西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苏陕对口帮扶工作上,江大附院不遗余力,充分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帮带作用。去年,该院选派儿科、普外科、病理科、麻醉、造口等专业的5名医护专家交流团队赴陕西蒲城县医院开展对口支援。此外,还选派4名骨干到西藏、新疆对口帮扶,通过坐诊、住院手术、会诊、教学查房、远程医疗培训等方式,积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生队伍。在为期几个月的帮扶工作中,交流医护人员凭借温情的服务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当地医院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结下了深厚的苏陕情谊。
柔性帮扶见实效,受援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得到提升。江大附院因此荣获陕西省卫健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成效奖,1人获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先进个人,5人获陕西省蒲城县表彰,1人获共青团拉萨市委表彰。
(羊城汤辂杨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