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报】《从沉默不言到流畅表达 TMS技术帮她找回失去的声音》
“话在心,口难开”这种无法言喻的煎熬,李欣(化名)足足经历了四月有余。此前,41岁的李欣因突发脑梗死落下了不少后遗症,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时刻困扰着她。在了解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与针灸科有失语症治疗“新利器”——经颅磁刺激(TMS)后,李欣的家人随即带她前往就诊。令人惊喜的是,治疗5天后,李欣从原来的闭口不言逐渐变得能够顺畅表达。
脑梗落下后遗症
41岁女子“有口难言”
41岁的李欣因突发脑梗死,落下了不少后遗症,4个多月来,她除了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还伴有言语不清。由于日常交流存在障碍,久而久之,李欣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开口表达。
为了让李欣能够再次开口说话,她的家人四处寻医,在听闻江大附院康复医学与针灸科有相关治疗经验后,随即带她前往问诊。接诊的康复医学与针灸科主任卜浪在详细了解李欣的病情后判断,其症状实为失语症。
卜浪解释,失语症是一种后天性或(及)获得性的沟通障碍,是指获得语言能力后,由于脑血管疾病、脑肿瘤或脑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大脑语言中枢受损产生的原有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最常见病因就是脑卒中。失语症不仅会损害患者的基本语言能力,还可能降低患者的社会参与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患者大脑言语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脑损伤部位、程度,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支持等环境因素。由于语言功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失语症在临床上又表现多样,其治疗尤为漫长和艰巨。
治疗采用“新利器”
5天后渐能顺畅表达
如果不采用传统疗法,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患者尽早开口说话呢?卜浪“亮”出了治疗失语症的“新利器”——TMS。
TMS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枢干预方法,通过脉冲磁场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诱导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引发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达到治疗作用。目前,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痛且安全的神经调控方法,在临床治疗领域已获得显著成效。
TMS包括单脉冲刺激、双脉冲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爆发式刺激四种模式。结合李欣的病理特征,卜浪团队决定为她施行重复经颅磁治疗。接受治疗5天后,李欣理解、复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恢复,从原来的闭口不谈变得顺畅表达,极大改善了日常交流能力。此外,李欣右侧肢体无力症状较之前也有了明显改善。
看到李欣的病情有了极大好转,家人感到十分惊喜和宽慰。
TMS治疗效果佳
疾病覆盖不只失语症
TMS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治疗后无明显副作用,为众多失语症患者带去了福音。卜浪介绍,除了失语症,TMS不仅在治疗失眠、焦虑症、抑郁症、偏头痛、癫痫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改善脑梗后的运动障碍、视觉障碍、吞咽障碍、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等方面也效果显著。
不过,卜浪也提醒,TMS有其适用人群,以下患者严禁使用:
植入金属或电子设备者。如果患者植入了金属或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耳内植入物、大脑深部刺激装置等,TMS可能会干扰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
孕妇。关于TMS对于孕妇的影响,目前研究还不够充足,因此一般建议孕妇避免接受TMS治疗,除非医生认为治疗的必要性超过了潜在的风险。
颅内感染或肿瘤者。TMS通过磁刺激来影响大脑功能,对于已经有颅内感染或肿瘤患者,这种刺激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严重心脏疾病者。TMS可能引发心律不齐或其他心脏问题,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人应避免接受TMS治疗。
有癫痫病史、癫痫家族史者。高频强刺激有引发惊厥的风险,对于有癫痫病史、癫痫家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高频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