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常见病预防与保健

宝宝一哭就喂? 小心过度喂养 害了宝宝

发布时间:2021-01-29阅读次数:1831

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奶奶觉得你饿”。

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母乳分泌非常少,很多人误以为是妈妈奶水不足,直接拿着奶瓶灌孩子。孩子一哭,家长们就觉得孩子饿了,赶紧喂奶……然而,不分时机、不计摄入量地让婴儿吃奶,反而会让婴儿处于过度喂养的不良状态。

刚出生的婴儿胃的容量十分有限,消化能力也较弱,按需哺乳才是科学的方法,即根据婴儿的需求进行母乳喂养。

过度喂养指的是婴儿摄入的能量与营养素远远超过机体所需,从而出现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

过度喂养有什么危害?

1.易导致脑疲劳

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孩子的消化道会进行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绝大部分用于消化道。而脑细胞却会因此而暂时缺血,脑供血越少,对大脑的危害性就越大。

2.导致过食性腹泻

由于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导致胃肠道的功能紊乱。这时有可能出现过食性腹泻,这种类型的患儿应在限制饮食的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消食片,以帮助其消化。

3.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

曾有研究表明,儿时造成的过量饮食习惯可以持续到未来的成人阶段。并且在婴幼儿时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会刺激胰岛素生长,使得内分泌造成紊乱,容易形成肥胖的体型。

这些情况,代表宝宝

可能被过度喂养

1.吐奶频繁

由于婴儿胃部平直,贲门肌肉松弛,幽门肌肉紧闭,在孩子能直立之前会出现吐奶情况。

但如果孩子吐奶频率较高,家长还是留心孩子是否被过度喂养。毕竟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有限,不能消化过多食物时,就会老吐奶。

2.胀气

宝宝肠胃发育不完善,过度喂养会使宝宝肠胃消化缓慢造成积食,积食又容易发酵气体,从而引起肠胃胀气。当宝宝出现胀气时,家长要留意是不是过度喂养。此外,飞机抱、排气操等都能有效缓解胀气带来的不适。

3.大便异常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一天会有3-6次的大便情况。如果次数较少,说明孩子吃得比较少、没吃饱,如果比较多,而且大便中伴有水样便,常出现有泡沫和绿色的情况,那么宝妈就要警惕了,因为新生儿可能已经过度喂养了,控制一下奶量。

4.异味

很多新生儿身上都有一股奶香味,但是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嘴里有异味或者口臭,那就一定要注意了,可能是因为给宝宝吃得太多了,导致宝宝消化不良。

怎样判断宝宝吃饱了?

婴儿方面:

1.神情:哺乳后婴儿自己吐出乳头,表情满足,能安静玩耍或入睡。

2.排尿:小便的次数反映婴儿的进食量,最初的1-2天小便1-2次,下奶后≥6次/天;奶量不足时,每日排尿少于6次,且尿液很浓、尿味重,色深黄或深橙色。

3.排便:出生后每天排便数次,3-4天后胎粪排完,大便颜色从黑色或墨绿色逐渐变为棕色或黄色。

4.体重:婴儿出生后会有生理性体重下降,7-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体重,以后每周增长125g,出生后一个月长600g。

母亲方面:

哺乳前乳房饱满,哺乳后乳房变松软,无硬结、不胀奶。

除以上几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号——吞咽声。

在喂奶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宝宝有没有吞咽的声音。如果能听到宝宝不断大口吞咽,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上,基本就能吃饱了。

如何避免过度喂养?

1.提倡亲喂,按需哺乳,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

2.动态记录及观察宝宝生长曲线。

3.学会判断宝宝哭的原因,而不是一哭就喂。

4.如果必须使用瓶喂,使用流量适宜的奶嘴,模拟吸吮乳房的节奏,避免过度摄入。

所以宝妈不要宝宝一哭就觉得宝宝是饿了,平时要留意宝宝的吃奶频率,科学喂养,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