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成功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袖状切除术
日前,我院胸外科成功开展一例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袖状切除术,该手术属于国内胸心外科肺微创外科领域的高难度手术,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该例手术的顺利开展,展现出我院胸外科的综合实力。
谈女士因咳嗽、咳痰伴间隔咯血,来到我院住院治疗,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有一个6.5cm的肿块,恶性可能性高,除此之外,左肺上叶、左肺下叶还各有一个1cm左右的磨玻璃结节,均考虑早期原发肺癌的可能。
接诊的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郁珲,立刻会同医疗小组一同斟酌手术方案,权衡利弊。“如果我们图省事,直接切除右肺中下叶就行,但切除了‘无辜’的中叶,会导致患者以后左肺的早期肿瘤失去手术的机会,同时也损失了一块不小的正常组织,影响肺功能,日后的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既要干净彻底地清除肿瘤,又要尽最大可能保留健康肺组织,在郁主任看来,只要手术方案设计得当,鱼与熊掌也能兼得。
“我们把肺比作一栋房子,这个手术就是要做好拆除和重建。我们需要尽可能干净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再把正常的、有用的肺组织缝回去。”郁主任说,这样就能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宝贵的肺功能,让身体条件比较差、不能耐受较多肺组织切除的患者,在术后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而这套精心设计的手术方案,就是“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袖状切除术”。肺叶袖式切除术,是一类复杂的肺叶切除重建手术。其难点在于不仅要将肿瘤及局部重要解剖结构整块切除,还要将不同口径的支气管、血管重新吻合,并防止扭曲狭窄以保证吻合部位的支气管、血管的畅通等。
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在传统开放手术中都是非常困难的,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袖状切除术意味着手术不仅要在胸腔镜下完成,甚至还需要在一个仅4cm大小的单孔下进行,对主刀医生技术要求非常高,也能够展现一家医院胸外科的综合实力。
为了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清楚了解手术的过程,郁主任特意绘制了四幅图,所有步骤一目了然,把复杂的事情生动简洁地表达出来。肿瘤位于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距离中叶支气管较近,如果只切除右肺下叶,将会出现支气管切缘不充分,肿瘤残留的情况;如果切除中下二片肺叶,支气管切缘可以保证阴性,但是损失了没有肿瘤的中叶。为保证支气管切缘阴性,肿瘤切除彻底,同时也保留正常肺组织,在中间支气管(即中叶支气管近端)处切断支气管。再在中叶支气管开口处切断中叶支气管,将中叶与下叶分离。移除有肿瘤的下叶及中叶支气管开口切缘、中间支气管切缘,将正常的中间支气管与无肿瘤的中叶支气管端缝合。看到这四张清晰易懂的手术示意图,患者和家属立马认可了手术方案,并对郁珲主任手术团队充满信心。
12月14日中午,手术正式开始,切除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复杂的重建过程。手术团队需要把正常的肺支气管和肺动脉一一缝合回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得多。必须要保证重建的支气管和肺动脉保持通畅,同时还要确保缝的严丝合缝,否则发生漏气、渗血,都将是致命的。
术中快速病理提示,支气管切缘阴性,缝合工作一步到位,膨肺后中叶完美复张,宣告着手术圆满落幕。患者术后第一天复查全胸片,提示肺复张良好,这一刻,医疗团队成就感爆棚。
胸心外科主任陈圣杰介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由于其创伤小、术后疼痛小、住院时间短和病情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胸外科常见手术方式,而单孔胸腔镜下肺袖式切除则属于高难度手术,其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降低,咳嗽排痰配合程度相对较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肺功能,心肺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相对较低,有效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未来,我院胸心外科也将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让更多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到领先的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