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门诊患者突然倒地,急诊科团队“教科书式”抢救

发布时间:2021-07-23阅读次数:1679

        7月15日上午10点,我院CT室内,一名等待检查的患者突然倒地。急诊科立即拉来平车,将患者火速送往抢救室。接下来的40分钟里,患者的病情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通过监控,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救人画面。
        64岁的王女士10天前开始咳嗽,伴胸闷、气喘,而此前,她的身体并无大碍,也否认了慢性病病史。7月15日上午8点40分,她按照预约时间准时来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根据病情,医生为其开出了CT胸部平扫等相应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患者有胸闷的表现,医生还特意增加了心肌酶谱检查项目,排查心血管疾病。
        10点左右,在CT室候诊的王女士突然倒地,医护人员发现其大汗淋漓,立即将其转运至急诊科救治。“患者晕倒后很快就恢复了意识,到达抢救室后,我们迅速为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心电监护,测试血糖值仅为1.2mmol/L(正常值为3.9~6.1mmol/L)“;。初步诊断患者可能是因低血糖导致晕厥,立即推高糖治疗。此时,患者意识还非常清楚。
        你以为这就是一例简单的低血糖晕厥?10点08分,心电监护显示器让大家立刻紧张起来。
        心电监护显示患者突发室速,心率达245次/分。室速,是指室性心动过速,可发生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恶化,可能蜕变为室扑,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
        “胺碘酮、艾司洛尔静脉注射,电复律准备“。医生迅速下医嘱,并通知心内科会诊。(电复律就是心脏电除颤,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额定短暂高压强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异常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电复律后,患者很快恢复了窦性心率。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患者病情又开始急转直下。
        10点34分,患者心率骤降,仅39次/分,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后,仍心音微弱,紧接着心脏骤停,血压测不出。团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通过监控录像可以看到患者床旁已经围了一圈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团队不停切换角色。气道管理、循环管理、静脉管理、综合协调,大家各司其职,冷静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几人轮流心肺复苏,静脉多次注射肾上腺素。15分钟的拼尽全力,心电监护终于出现了最动容的画面“;心律108次/分,窦性心率。
        虽然患者心率恢复正常,但仍没有恢复意识。心脏骤停发生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心脏骤停4~6分钟后即可发生严重甚至不可逆的损伤,最终患者往往会留下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
        为了帮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团队即刻启动目标温度管理,即通过冰帽、降温毯进行物理降温,将体温降低至目标温度。
        两小时后,患者终于苏醒。
        王女士恢复意识后,立即被转送至心内科CCU(冠心病监护病房)救治。完善各项检查后被诊断为“心衰“;,而此前,她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

        

        除了接受心脏方面的治疗外,医生还要对其进行保肝和改善肾功能损伤治疗。这是因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之后,心脏不能有效地进行收缩舒张,导致肾脏和肝脏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缺血性损害。
        由于救治及时,入住CCU的第二天,王女士就已经能自己下床活动了。对于王女士而言,在医院发病,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急诊科建设,培养造就现代化、专业化、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注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据统计,急诊科抢救成功率达98%,急救水平全市领先。科室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衰竭、休克、中毒、中暑、创伤及心跳呼吸骤停团队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全胸廓按压复苏术抢救心跳骤停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先后成立胸痛中心、急性中毒救治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为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