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心内科首次完成我市2例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
近日,我院心内科严金川主任率领他的介入团队成功为2名严重冠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实施了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该项技术具有直接碎化血管斑块的功能。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心脏中心可开展此项新技术。心内科此次在我市首次成功开展2例ELCA术,填补了我市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又一项空白,同时也为严重复杂冠脉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悉两位患者均是严重的冠脉病变,以往曾因冠心病进行了多次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术后两位患者逐渐再发心绞痛症状,原因是反复出现支架内再狭窄,虽然不断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但心绞痛症状仍时有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两位患者因顾忌心外科冠脉搭桥手术的创伤及可能的并发症而拒绝手术,一直为寻求心内科介入治疗而多地求医。经过多方了解,得知我院心内科介入团队对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及高超的技术,于是前来就医。严金川主任亲自为两位患者进行了冠脉影造检查,详细分析了该患者的病情,认为两位患者血管病变严重,以往支架内因再狭窄而慢性闭塞,病变处难以打通,即使血管得以开通如果继续植入支架将影响血管管腔面积,而且患者再次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极高,于是从患者远期预后考虑决定为该患者实施ELCA术。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紫外激光的能量,通过光化学效应、光热效应以及光机械效应三种联合作用,安全消蚀溶解血管内的血栓、斑块以及增生组织。术中严主任根据靶血管大小及病变特点选择合适大小的激光导管,精细地操作将准分子激光导管准确送至病变处缓慢进行斑块消蚀,反复消蚀后球囊得以顺利的通过冠脉闭塞病变处并成功扩张,复查造影示病变血管血流3级。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
严金川主任介绍,在冠脉介入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慢性完全阻塞性病变(CTO)、钙化性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ISR)等仍是冠脉介入治疗的难点,常规手段往往不能开通血管,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变组织坚硬,球囊难以通过或难以扩张。现有的治疗方法如高压球囊、切割球囊及冠脉旋磨等技术有一定的效果,但因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使其应用效果有所折扣,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治疗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改进,改良后的ELCA术应运而生。该项技术通过消蚀病变血管内斑块,有助于治疗和处理传统PTCA或支架无法治疗的复杂冠状动脉疾病,据报道ELCA治疗CTO疾病的成功率高达86%~90%。同时,它具有便于应用,减少远端栓塞,缩短手术及透视时间,降低造影剂负荷等优势。由于新型ELCA术脉冲性地发射波长更短的紫外线冷光源,激光导管更细,故而安全性较高。此次我院率先应用ELCA术治疗复杂冠脉病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心内科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率先开展了心血管领域内各项高精尖技术,其诊疗水平一直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心内科介入团队在严金川主任带领下,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填补了我市心血管病诊疗方面一项又一项技术空白。未来,我院心内科将继续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担起区域内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任,为提高镇江及辐射地区心血管诊疗水平而不断努力,让患者切实的享受到国内一流的技术和服务。
图1、图2为某患者右冠行ELCA术前及术后对比
术前和术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