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成功实施我市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传统观念里,心脏手术往往是需要开胸并且风险极高的“大手术”。然而近日,我院心内科严金川主任率领他的介入团队成功为一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该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开胸、恢复快等优点,是心血管内科介入领域最高精尖的手术。此次手术也是镇江市第一例TAVI术,填补了我市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又一项空白,具有历史里程碑式的意义。
心脏团队成功实施“高端”手术
74岁的陶某是一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曾多次因心绞痛及心力衰竭住院,生活质量极差,并且症状逐渐加重,传统药物治疗无法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经胸心外科医生会诊后建议开胸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但开胸手术痛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这让病人及家属十分担忧。此后陶某听闻我院心内科严金川主任对心脏的介入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高超的技术,于是前来就医询问是否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换瓣。严主任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做了详细的相关检查,确定该患者符合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I)的适应症,并且无微创介入手术禁忌症。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该项新技术的开展,多次组织心血管内科、心外科、麻醉科、影像科、心脏超声、医务及护理等多学科多部门反复讨论,最后经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投票一致通过了该项新技术的临床实施。手术方案决定采用经股动脉微创介入方式。由于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多专科团队人员的协作,技术难度高,严主任领衔的心脏介入团队为此进行了缜密准备,制定了详细的风险应急预案,多学科密切配合,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TAVI术中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首先采用扩张球囊对患者重度钙化狭窄的主动脉瓣膜进行预扩张,后将人工主动脉瓣膜送到拟释放位置,经反复造影精确定位,瓣膜位置合适,人工瓣膜顺利释放,替换了原来重度钙化、狭窄的瓣膜,术中经食道超声确认新的瓣膜位置准确、开放自如,无瓣膜返流,患者主动脉瓣的功能得以恢复,手术成功。术后1个小时,患者就已经清醒,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胸闷气喘症状显著改善,现在已可以自由下床活动。
心内科新技术带给患者“心”希望
心内科学术带头人严金川博士介绍,主动脉瓣如同一个“心脏阀门”,血液通过它进入主动脉进而流向全身,一旦这个“阀门”出现问题,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的可能。长久以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唯一可以延长患者生命的治疗手段,但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大量患者因高龄、心功能差、存在严重的并发症以及恐惧手术而禁忌或放弃外科治疗。对于这些高危或有心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现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TAVI术与药物治疗相比可降低病死率46%,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并发症少,风险小,成功率高等特点,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寿命。
据了解,TAVI术是一项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技术,也是全世界心内科领域技术难度最高的手术,需要极高的技术门槛以及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目前国内只有很少数心脏中心可以独立开展该项手术。此次成功实施镇江市首例TAVI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团队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项新技术的开展将为更多主动脉瓣狭窄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