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附院2010年十件大事
1、在全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专门成立了院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出台活动方案,开展“六双”支部的创建、“三比三创”活动,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名医在你身边”活动,在各项公益活动和突发性事件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员的先进形象更加鲜明。
2、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2月,我市入选国家试点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以我院为核心医院,以市中医院、市三医院、三五九医院和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的十五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成员的江苏江滨医疗集团,探索了医疗集团成员单位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公立医院的集团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医院的基本建设全面完成。年初,投资1.2亿元、面积达4万平米的门急诊楼改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9月,投资8000万元、面积达4万平米的内科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随后,又相继完成了门诊广场、院区景观建设等工程。一所“温馨、优美、规范、便捷”的基本现代化医院的环境已经实现。科学制定“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高水平三甲医院和高水平的基本现代化医院。
4、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运营质态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院倡导“科学、严谨、细致、规范、高效”的精细化管理, 积极推行全成本核算。全年完成诊疗总人次约110多万,同比增长15%,出院人次3万人次,同比增长12.93%。取得业务收入合计5亿多元,增长26%,实现可动用资金约6000多万元,增长30%。医保主要指标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市医保年终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5、夯实基础管理,医疗质量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目前已有18个专科、82个单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受到卫生部、卫生厅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在省卫生厅组织的病历处方专项检查中,取得了住院病历甲级率100%的好成绩;医院在全市三基理论考试中取得了总分位居前列的好成绩。认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五心”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设造口门诊、妇产护理路径服务、昏迷患者唤醒护理等专科护理服务。并成功举办了省“优质护理服务”现场观摩会。
6、专学科建设又有新的突破,消化内科有望成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科成为国家中医科建设重点项目,目前拥有省重点专科7个、市级重点专科13个,内分泌实验室创建为镇江市分子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7、积极鼓励技术创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基金项目3项、厅市级研究项目14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1项、中华医学奖三等1项、卫生厅医学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奖4项,15人入选镇江市医学重点人才。强化教学管理, 在外科大楼电教室开展了手术视频转播示教,认真开展双语教学,做好留学生的带教工作。全年完成13000学时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先后与多个大学和医院开展了广泛的学术和医疗技术交流,并建立了友好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医院派出3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进修、培训和访问学习。
8、注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引进博士5名、硕士40名,培养博士3名;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举办九期管理干部培训,努力提高科主任、护士长、中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成功举办二届博士论坛,为高层人才构建了互相交流的学术平台。
9、注重医院文化建设,举办了第二届医院文化节。文化节以“展示新附院、提升新内涵、实现新跨越”为主题,展现了我院75年发展的辉煌成就,及全院职工求真务实、爱院如家的敬业精。开展科室文化建设,美化了科室的环境,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我院蒋纪琴等4位护士在院外抢救发病患儿的事迹被《扬子晚报》、《京江晚报》等媒体报道,展现了我院医务人员优良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格。进一步完善行风查房、行风督查制度和医德积分制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出院病人回访制度,全面推行规范服务用语;积极推进“无红包科室”和“满意机关”创建活动。强化窗口服务和规范,提升服务水平,周亚平主任获选第二届感动江大人物,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
10、2010我院新体检中心投入使用,新体检中心实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获得被检单位及个人的一致好评。2010年体检中心全年实现收入935万,较上年增长40%,创历史新高;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普及医学科普知识,2010年体检中心举办健康讲座12期,前往乡村、社区、厂矿、部队及劳教所举办义诊及健康教育咨询会30余次,接受健康服务群众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