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我院分离出镇江首株布鲁菌

发布时间:2009-07-31阅读次数:1880
      日前,一位长时被发热困扰的60多岁的退休教师,在我院被查出真凶,检验科在这位患者身上检测出了镇江市首株布鲁菌。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并有望在短期内治愈。
今年6月以来,本市退休教师唐某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畏寒,午后发热更加明显,体温达到38.6℃,并伴干咳、夜间盗汗、消瘦等症状。6月26日唐某入住我院呼吸科治疗。血常规检查显示正常, 6月30日、7月1日检验科对其分别抽静脉血做血培养,3天后仪器报警为阳性,经过进一步的检验,细菌室工作人员高度怀疑为布鲁菌,并及时上报,经省疾控中心血清凝集试验、PCR试验,确诊为布鲁菌。由于医院治疗及时有效,患者5天后的复查血培养便转为阴性。
      检验中心阴晴主任介绍,这次检测出的布鲁菌为镇江市发现的首株布鲁菌。
      布鲁菌为人兽共患疾病的病原菌,最早是英国军医Bruce于1886年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布氏杆菌病)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来的。它可通过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从事兽医、皮毛加工业、屠宰业的工人发病率较高,发病季节以夏秋较多。传染源为病兽,常见的为羊、牛、猪,而人间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病菌存在于病兽的组织、尿、乳液、产后阴道分泌物、胎儿及羊水内,引起动物的死胎及流产,饮用未消毒的病兽乳品可获感染。进入人体的病菌侵入血液,主要在淋巴结、脾、骨髓等处繁殖,并多次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及网状内皮系统,引起上皮样增生,肉芽肿形成,病变可波及心血管、呼吸、神经、运动及生殖系统。该病潜伏期为5-21日,但也可高达数月。急性期以畏寒、发热多见,可有各种类型发热,常见弛张热、不规则热、持续性低热。慢性期患者仅感觉长期乏力和低热。
      我院这位患者曾于年初用手接触过羊胎盘,一周后出现发热症状,抗感染治疗后缓解,过一段时间后又复发,用药后又缓解。曾反复发作多次。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萍在谈到布鲁菌病的治疗时说,该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症状貌似一般感冒,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利福平600~900mg/天加多四环素(doxycycline)200mg/天,疗程6周,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
      随着饲养宠物人群的增多,由布鲁菌引起的疾病有增多的趋势,广大市民,特别是临床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