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我院泌尿外科尿失禁专病门诊开诊

发布时间:2025-07-21阅读次数:42

近日,60多岁的陈女士(化名)来到我院尿失禁门诊接受术后复查。在诊室,她欣喜地告诉医生,通过手术,总算告别了困扰自己10年之久的尿失禁烦恼。自本月开设尿失禁门诊以来,越来越多像陈女士一样深受“社交癌”折磨的患者,在我院看到了被治愈的希望。

漏尿“噩梦”始于10年前。当时,陈女士出现尿液自主从尿道口漏出的情况,但由于症状不严重,未能引起重视。然而,随着病情不断进展,陈女士起初会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后,有明显漏尿症状,可到后来,就连走路都会有尿液流出,需要时刻戴着尿不湿生活。也正因如此,她一度成了“社恐星人”。

虽然身体的异常给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但陈女士还是坚持认为,这些症状都是“身体老化”的正常表现,所以就医打算迟迟没有提上日程。就这样过了几年,眼看漏尿越发严重,实在无招可支,这才走进我院尿失禁门诊。

医生结合陈女士多年的症状表现及检查结果,诊断她为压力性尿失禁,通过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可以取得不错疗效。两天后,陈女士接受了手术。也正是这场耗时15分钟的手术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陈女士惊喜地发现漏尿情况几乎完全消失,咳嗽、运动时也不再尴尬。如今的她重新找回自信,主动回归“朋友圈”。“早晓得手术这么有效,我就应该早点来治!”陈女士感慨。

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四种类型。很多人觉得人年纪大了,自然而然会出现尿失禁,或者认为尿失禁难以启齿,从而选择默默忍受,直到拖无可拖才想到就医。我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钱洲楠表示,尿失禁并非“小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十名成年女性,就有一人存在尿失禁症状,多与分娩次数、年龄、体重等因素相关。而在男性尿失禁患者中,前列腺术后患者占有相当比例。虽然尿失禁发病率不低,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生活中主动寻求专业治疗的患者比例远低于实际患病人数。

为了帮助尿失禁患者在就医路上点一盏明灯,我院泌尿外科开启“专病治疗”模式,在门诊南三楼开设尿失禁门诊,每周三上午,安排科室医生坐诊,通过全面评估、个体化治疗,破解患者“去哪看、找谁看”的难题。

在新开设的尿失禁门诊,医生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盆底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等方式,精准评估膀胱和尿道解剖及功能,能够快速明确尿失禁的类型和病因,为精准治疗奠定基础。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提供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行为训练、药物治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等选择,切实为患者解决实际困扰、提升生活质量。

钱洲楠表示,尿失禁并非“不治之症”,长期隐忍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尤其对于产后女性和中老年人来说,更应正视这一问题,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尽早到专病门诊寻求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