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ICU一月内打赢了3场ECMO硬战

发布时间:2025-02-19阅读次数:447

在临床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国家级限制技术,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顶级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是医院危重症救治水平的“硬”指标。近年来,我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已多次成功救治危重症患者,仅1月底至今,就通过这项技术迅速接力,为血管开通、心肌修复“抢时间”,帮助3名患者熬过“生死劫”。

女子病毒感染合并心脏病

ECMO联合IABP救回一命

1月23日,42岁的张女士(化名)出现胸闷、咳嗽咳痰、腹泻、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忍受不了持续性的胸骨后疼痛,张女士在当地医院查肌钙蛋白,结果明显偏高,超过50纳克/毫升,说明可能存在心肌损伤甚至心肌梗死,但冠脉造影检查并未见异常。

微信图片_20250220112324_副本.jpg

1月25日,胸痛症状一直持续的张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我院心内科,查心脏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EF)仅有30%,仅为正常数值的一半左右,说明心脏射血功能严重受损。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IABP主要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考虑到张女士当时已经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表现,心内科医师评估后迅速予以IABP支持,但其休克症状仍未改善,复查心脏超声提示EF值仅17%,已严重影响生命。

心内科立刻请重症医学科紧急会诊,共同商讨抢救治疗方案,考虑张女士为重症心肌炎的可能性大。重症医学科尹江涛主任介绍说,ECMO分为VV-ECMO和VA-ECMO两种类型,VV-ECMO主要用于单纯肺功能受损但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VA-ECMO主要用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或心肺均受损的情况,提供循环及呼吸支持。张女士的病情符合VA-ECMO的上机适应症,建议IABP联合VA-ECMO治疗。

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尹江涛带领ECMO团队,紧锣密鼓地开放气道、穿刺置管……张女士的病情暂时稳定,给了医生更多时间寻找病因。不多时,张女士被确诊为少见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甲亢性心脏病。

方向已然明确,治疗方案便相对明朗。一般情况下,年轻重症心肌炎患者在ECMO支持下一周左右便可恢复,但在积极治疗一周后,张女士的心脏搏动仍然不够理想,经过数次与心内科戴芝银主任、金鸣锋主任,以及周烨主任等专家讨论沟通后,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终于,在2月7日,历时14天的ECMO治疗后,张女士顺利撤除ECMO,次日成功撤除IABP。目前,她已出院继续康复治疗。

老人肺部几近“罢工”

ECMO治疗6天后恢复

1月10日,70岁的李大爷(化名)突发意识障碍,摔倒后致全身多处外伤,至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

微信图片_20250220112327_副本.jpg

医生发现,李大爷存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后频发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斯综合征),于是立即联系心内科团队,为其置入临时起搏器。危险并未就此排除,术后,老人的肺部问题依然在加重。就在1月16日深夜,李大爷突发氧合下降,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俯卧位后仍未改善,氧合指数持续小于60。科室ECMO小组当机立断,决定启动VV-ECMO治疗。

收到“召集令”,ECMO团队成员迅速赶往医院,短时间内完成管路预冲、设备调试和置管操作。当暗红的静脉血通过人工肺氧合转为鲜红的动脉血回输到李大爷体内,监护仪显示的血氧饱和度从80%左右快速上升到了97%左右,ECMO成功转流。

微信图片_20250220112330_副本.jpg

经过全体医护日夜奋战,经历联合俯卧位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治疗。6天后,李大爷肺功能逐步恢复,肺部CT提示渗出明显吸收,成功撤离ECMO;18天后,彻底脱离呼吸机。

老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

ECMO强势介入打赢“生死战”

1月24日,65岁的李大爷(化名)因上腹痛至我院就诊,刚办完住院,老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医护人员见状,立即给予床边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肾上腺素静注、气管插管等抢救治疗,同时启动多学科会诊(MDT)。心肺复苏仍在持续,但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并未恢复,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情况万分危急。此刻检验科传来了危急值:患者血钾10.3毫摩尔/升,血肌酐1366微摩尔/升,数值分别是正常上限值的1倍和12倍左右,已危及生命。

微信图片_20250220112317_副本.jpg

经过MDT讨论,救治团队快速作出下一步治疗方案——VA-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方可有一线生机。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迅速介入,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默契,在短短20分钟内便为患者建立起体外生命支持通路。

微信图片_20250220112321_副本.jpg

不久后,李大爷的心脏逐渐恢复自主跳动,生命体征也趋于稳定。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针对李大爷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3天后,老人瞳孔缩小,出现对光反射,心脏各项指标均达正常水平,予ECMO撤机;10天后,意识转清。2月7日,李大爷已可间断脱离呼吸机,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ECMO技术难度高,需要多学科配合。简单来说,ECMO相当于患者的‘人工肺’或‘人工心’,当人体的心、肺衰竭时,可以临时‘上岗’替代,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尹江涛说,我院自2019年成立ECMO团队以来,此项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仅去年至今,就通过ECMO为十多名危急重症患者开展救治,标志着我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再迈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