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团队为帕金森患者实施脑起搏器植入术
“你大妈已经不是从前的大妈啦!”张大妈的儿子兴奋地跟亲友分享喜悦,可不是儿子夸张,看一组动图就知道张大妈的变化有多大。从“举步维艰”到“走路带风”,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对张大妈施展的“魔法”,就是DBS(脑深部电刺激术)。
“每天眼一睁就是就是吃药,各种药名能写满一张纸。”说起自己的病情,65岁的张大妈痛苦万分。确诊帕金森至今已有7年,为了控制不断发展的病情,药物的剂量、品类越来越多,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
如果药吃少了,张大妈的身体就像被施了“定身法”,全身僵硬,难以活动。如果吃的药多了,她又开始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根本无法控制动作,整个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病情加重,张大妈已经数次摔倒,甚至日常简单的穿衣、洗脸、刷牙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为了摆脱困境,张大妈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
科主任谢正兴带领功能神经外科团队为张大妈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评估,认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是明确的,同时美多巴冲击试验的改善率高,考虑患者药物疗效逐渐下降,并出现异动等药物并发症,是DBS手术治疗的适宜患者。
谢主任介绍,DBS就是脑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前沿微创技术。医生在患者脑内植入电极,通过电刺激调节异常的神经活动,从而改善症状,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的指导下,我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双侧内侧苍白球(GB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术中将微小电极精准定位、插入至大脑靶点核团,并将其与放置在胸部的脉冲仪连接,通过电极让弱电脉冲传递到大脑深部核团,激活平衡大脑。术后CT提示:脑深部电极与目标靶点位置精准吻合。
术后,张大妈身体僵硬、异动等症状明显减轻,术后一个月起搏器“开机”后,症状进一步改善,原先需要服用的一大串药物减少到一种,而且剂量还会逐步减少。
现在的张大妈走路带风、行动自如,与之前举步维艰的状态简直判若两人,家人也不禁感叹:“这个手术太神奇了,就跟施了魔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