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弘扬国医精粹,这场直播沉浸式体验中医魅力

发布时间:2024-07-12阅读次数:96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公众健康素养,7月11日下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钱华、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杨春英走进中国移动镇江分公司,通过“医者-说”直播,开展线上线下中医药防病知识科普宣传。

中医药文化注重“治未病”的预防观念,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进行调理和预防。在活动现场,钱华主任详细讲解了中医在疾病诊治中的特色与优势,以及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意义,帮助大家树立“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健康管理理念。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统称为四诊。中医医生是如何运用这“四大法宝”呢?钱华解释,“根据中医整体观念,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如果脏腑功能活动发生变化或有异常,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个方面,可有效帮助我们判断健康状况。”为了让大家活学活用,钱华随机邀请了三位现场观众进行互动,根据面色和舌苔特征,教其辨识体质及健康状况,并给予中医调理的建议。

眼下正值盛夏,在很多地方,乌梅汤成了“顶流”夏季养生凉茶。为了让大家也“赶个时髦”,钱华主任带来了亲手调配的乌梅汤给大家品尝,口感清爽、酸甜可口的乌梅汤,一杯下去意犹未尽。钱华介绍,乌梅汤中含有乌梅、山楂、甘草、陈皮、枸杞等成分,非常适合夏季食欲不振、口干少津、倦怠乏力的人群饮用。但作为中药代茶饮,乌梅汤并非人人适用,脾胃虚弱群体以及胃炎反酸、胃溃疡者不适合饮用。

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点,三伏天是补益阳气、驱逐寒邪的最佳时机,杨春英主任就大家关心的“三伏贴”话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她一边为现场两位观众做贴敷治疗,一边讲解“三伏贴”的适应症、贴敷时间及注意事项等。除了“三伏贴”,针灸治疗也备受推崇。杨主任还介绍了针灸科利用穴位埋线治疗失眠、便秘、痛经、肥胖等的特色疗法,并通过艾条、雷火灸、抚阳透灸等现场演示灸疗的要点。

整场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气氛热烈,线上观看人数达4.1万人。直播结束后,大家热情不减,不少人带着疑问围着两位专家继续咨询。

中国移动镇江分公司工会副主席蒋朝群表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使我们机体免疫力下降。要改善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中医药治疗有着强大优势。本次江大附院中医大咖通过“视频直播+现场互动+线下义诊”的模式,让中医科普更加生动,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不少中医养生知识,也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沉浸式感受到中医魅力。

微信图片_2024071215240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71215233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712152342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71215240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71215235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71215235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40712152346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