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媒体聚焦

【京江晚报】《“面具脸”、长期便秘、字越写越小……小心!这些或是帕金森病的“预警”》

发布时间:2018-04-12阅读次数:1270

京江晚报讯  手抖、肌肉僵硬、动作迟缓……谈起帕金森病时,大多数人可能会产生这些联想。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字迹变化、长期便秘、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有可能是身体发出“预示帕金森来袭”的警报。昨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江大附院举行主题讲座和义诊,通过向更多人介绍帕金森病,来呼吁人们关注这种“不死癌症”。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大约是1.7%。”江大附院神经内科主任于明博士在讲座中向市民介绍,不少患者和家属会将帕金森病的一些早期症状,误认为是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直到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入院检查才发现患上了帕金森病,“曾有一名60多岁的患者,长期被便秘困扰,辗转多家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也不见好转。后来,这名患者感到行动渐渐迟缓,就连系鞋带、扣纽扣这样以往看来再寻常不过的动作,都越发力不从心,最后经神经内科专家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病。”

  于明补充说,帕金森病初期会表现出一些“蛛丝马迹”,常见的有静止性震颤,也就是平常所见的手抖、手部呈搓丸式动作。患者的肌肉也会僵直,并逐渐加重,很多简单的上肢动作都会比以前缓慢或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另外,一些非运动症状则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字越写越小,出现表情僵硬的“面具脸”,患者行走时双上肢的前后摆动减少或完全消失,嗅觉减退,长期便秘,睡眠障碍等,都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预警信号。

  虽然医学上对引起帕金森病的原因还没有十分清楚,但于明根据所学和临床经验判断,帕金森病与年龄老化、家族遗传,以及环境因素较为密切。此外,脑外伤史也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若不及时就医或拒绝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于明说,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帕金森病的有效方式,但是经过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情,“由于每位患者、每个病情发展阶段的治疗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尽早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全程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

(2018年4月12日《京江晚报》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