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媒体聚焦

【今日镇江】《单孔操作,非同轴视野 脊柱内镜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5-07-07阅读次数:18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钱小蔷 孙卉)7月5日晚,从厦门返程的飞机上,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李大鹏博士心潮澎湃。作为国内单孔非同轴脊柱内镜手术(UNS)讲师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此次宣讲之行,将一种全新的骨科微创手术方法——“UNS下保留黄韧带纤维环‘手工’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推向了更广阔的平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发的如今,也让更多该病患者拥有了享有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治疗方案的途径。

人体的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由内到外分别是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个组成部分。而在椎管的后外侧壁,还有一个关键组成,那便是黄韧带,它承担着维持脊柱稳定性的重要责任。当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黄韧带出现肥厚或钙化,就会压迫神经,导致腰部酸痛、腿疼、腿麻等一系列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保守治疗,无效者则必须接受手术治疗。

近年来,各种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普及,使得手术创伤大大降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也随之减少。但是按照传统手术通路,需要先切开黄韧带和纤维环才能为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让路”,可是摘除术后,被切除的黄韧带和纤维环切口要怎么处理,才能降低神经周围疤痕粘连所导致的复发率?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骨科医生和患者。

随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领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纤维环缝合可以大大降低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几率。但难点在于传统的通道技术和椎间孔镜下纤维环缝合操作困难、耗材费用高、失败率普遍不低。

2021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恩教授总结前人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脊柱手术微创技术——UNS(又名AUSS——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手术)。该技术将内镜的工作通道与观察通道合并于同一软性切口内,器械在一个孔内且各自独立自由操作,不仅减压范围广、操作空间大,而且操作自由,为寻找纤维环破口、突出物摘除、减少术后神经组织周围的疤痕粘连创造了必要条件,具有创伤小、损伤少、恢复快、降低复发率等优势。

2024年5月,李大鹏进修归来后,率先在我省开展UNS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此后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开展UNS下纤维环手工缝合技术,并且为减少椎管内瘢痕粘连,尝试减压过程中行黄韧带悬吊,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完成后将黄韧带重新归位覆盖神经组织。也正因为新技术所呈现的明显优势及巨大的发展前景,由李大鹏和团队成员曹兴兵等医生共同负责的“UNS下保留黄韧带纤维环‘手工’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目,获镇江市2025年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立项,在助力提升该院脊柱外科整体技术水平、推动微创技术普及发展的同时,通过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为我市具有影响力的医院临床科室,江大附院骨科不仅承担着救治患者的使命,还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骨科学科带头人李大鹏将以此次获立项为契机,带领团队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合作,建立多中心研究网络、维环缝合量化标准,以及区域AUSS/UNS技术培训中心,培养一批主刀医生,让新技术惠及更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