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建设“美丽医院”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美丽医院”不仅要有“高颜值”,还要兼具“高内涵”,蕴含院容院貌之美、服务品质之美、文明和谐之美。近年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深入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精准对接患者需求,全面开展“美丽医院”建设行动,以“三美”为抓手,持续改善院内就医环境,探索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让群众就医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
环境美 全方位打造“花园式”绿色医院
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是患者就医体验的加分项。“多年来,我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不断升级改造就医环境,打造‘花园式’绿色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总务处副处长陆文晶介绍,该院现占地面积132亩,绿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广场面积近1万平方米,4万平方米的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5万平方米的外科大楼与3万多平方米的内科大楼“三峰并峙”。记者随着陆文晶的指引先后走进多个诊室、病房,宽敞、温馨的环境和先进的设施配备一目了然,令患者舒心。
“绿色”环境的营造,还体现在装潢设计理念上。“为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我院遵循现代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将既有建筑改造为集生殖医学中心、产科病房、儿科病房、新生儿救治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为一体的‘绿色’母婴楼。全楼采用‘星空下,山水间’为主题的绿色内装设计,运用‘节能、节水、节材’为宗旨的绿色建筑元素,使用‘人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设施设备,2019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大幅提升。”陆文晶说。
2023年10月,升级改造后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中心投入使用,抢救室面积由原先的130平方米增至676平方米,急诊抢救床位增至20张,另增设20套氧气、负压吸引器接头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EICU整体移至门诊3楼,床位由8张增至16张,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明显提升。陆文晶说,目前该中心正在对放射科、CT及磁共振候诊厅进行全面改造出新,后期将新增急诊专用CT,以更好满足急诊救治需要。
为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不仅新建了风雨连廊,改造了内镜中心、入院准备中心、门诊检验中心、门诊综合服务中心等医疗区域,还根据患者需要,精心设计了“连廊花园”“廉洁长廊”“广场喷泉”和“最美花墙”等供医患休憩放松的“打卡点”,绿化带、花坛等遍布院区各处,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彩、冬有绿的四季景观。
服务美 从细节入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感”
在硬件设施焕新升级的同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亦注重软件服务的升级。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工作要求,该院以问题为导向,紧扣群众就医需求,在服务提升和流程再造上下硬功夫,用心用情跑出优质医疗服务的“江滨加速度”。
2021年至今,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持续开展“‘橙’心助老”服务,建立1个助老服务站和13个助老服务点,形成覆盖就医全流程的助老服务链条。对于无亲属陪同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陪同就医服务,确保老人在院内就诊顺畅、安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朱蓓介绍,为解决门诊退费环节多、流程复杂难题,该院打通信息壁垒,通过信息化再造退费系统,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完成退费业务办理。门诊综合服务中心的11个窗口,除了“一站式”退费,还可“一站式”办理检查预约、门诊疾病证明相关审核、医保办理等业务,有效避免患者来回奔波办理的不便。
从服务细节入手,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还引进了自动化标本选管系统,根据采血项目智能选管,自动粘贴条码,使检验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患者如果通过手机缴费,出示个人码即可完成检验项目的读取,并能在手机上直接查看检验报告单,充分实现了互联网医院信息化的优势。
此外,医院16年前就在全省率先施行“普通门诊挂号三日有效”惠民举措,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现已建成示范标杆项目。院方还改进门诊导医服务模式,让护士走出导医台,进行走动服务、主动服务,及时发现患者就诊需求,解决患者就医不便。同时将传统的小窗口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零距离、无障碍服务,让患者与收费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直接方便……
“这些暖心举措,从细微之处体现了我院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上下实功、出实招、见实效。”朱蓓说,该院已连续获评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等,其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从更多、更高层面获得了肯定。
人文美 筑牢济世救人精神内核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36年,前身是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属医院,拥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基因。一代又一代的“江大附院人”恪守济世救人的职业精神,承担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打造更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更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更有情怀的医生,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
深耕公益文化,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聚焦群众就医期盼,扎实开展“党旗‘镇’红,先锋‘赋’院”“争当两个卫士”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爱心捐助、无偿献血等形式的公益活动,切实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近年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派出百余名医务人员赴新疆、西藏、陕西等地,“组团式”驻点宿迁泗阳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培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把挖掘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好人好事作为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展示文明新形象的有效载体。来镇观光的青海游客突发视网膜脱落,迷茫无助之际,眼科医护“春风化雨”治愈“异乡人”;为救治在镇打工遭遇车祸、全身失血超60%的聋哑患者,急诊中心紧急开通救治通道并自发捐款,助其转危为安……还有外科大楼前跪地救人后默默退场的“无名英雄”,收入不多却坚持为困难患儿结账的儿科医生等,这些医者仁心的故事不胜枚举。
弘扬志愿文化,彰显志愿服务风采。如今只要走进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大厅,就能看到身着印有“江滨志愿者服务队”几个大字的“红马甲”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活跃在各个窗口,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他们在门诊产科、B超室等诊室,为孕妇、老人、小孩提供帮助;当遇到视力和听力残障人士,他们还会暂时充当起这些特殊就诊者的眼睛和耳朵……在这些“红马甲”中,有80%以上都拥有医学背景和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经历,他们凭借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比如定期送医下乡,对慢性病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残疾人进行生活照料和康复辅导志愿服务等,将专业技术和爱心延伸到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不仅如此,在不断丰富服务内涵的同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还打造了安宁缓和志愿者服务队、北固小青柠志愿者服务队、倡仁慈济志愿者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新时代对卫生健康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将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卫生健康行业精神内核,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围绕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狠下功夫,让‘美丽医院’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成为增进百姓健康福祉最直接最感观的展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陈吉祥的话语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