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媒体聚焦

【今日镇江】《“全国爱耳日”,江大附院医护为居民送上“爱耳好声音”》

发布时间:2024-03-03阅读次数:286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钱小蔷 孙卉)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上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大市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守护居民家门口健康”暨“‘爱耳日’义诊”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听力健康的认识和保护,让更多人享受到健康听力带来的美好生活。

活动现场,江大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秋生、副主任医师李桂珠、住院医师张净瑶,以及全科医学科主任庄琴团队,一一解答居民对听力健康的提问,通过通俗的语言普及用耳、爱耳,以及听力保健相关知识,引导居民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大市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京口区妇幼保健所妇幼专家,现场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常见病的问诊及咨询,进行合理的用药指导。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免费电耳镜检查和听力检测服务区,让居民有机会通过听力检测项目了解自己的听力现状和潜在的听力问题。

“听力损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觉丧失,在所有级别的听力损失中,最严重的就是极重度听力损失,也就是全聋。在我们的生活中,听损患者还是比较多的。”李桂珠援引了一组数据:根据WHO最新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超过15亿人患有听力损失,在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数占比位居所有残疾的首位。

听损患者的数量不容小觑,从江大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可窥见一二。在李桂珠接诊的患者中,听损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突发性耳聋、常年中耳炎或胆脂瘤导致听骨链破坏、鼓膜穿孔等,均可成为听力“杀手”。

从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不难看出,社会对于听损人群的关注度正在提高,而且医疗科技在助力听损患者的听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当听力测量值超过一定分贝,就会影响正常的沟通交流。如果经过专业测试发现听损,经现有医疗手段无法治疗,可以选择佩戴助听设备,缓解交流障碍。

“对于那些听力损失已经影响到正常交流并且不适宜治疗的轻中度耳聋患者,可以选配助听器,尤其是语前儿童,要尽早改善听力,以免影响言语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提高听力的方式是植入人工耳蜗。”李桂珠介绍,与助听器有所不同,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代替人体耳蜗功能的电子植入体,通常适用于重度耳聋患者。而且人工耳蜗使用“门槛”更高,除了体现在费用上,植入手术后,患者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正常使用。

与其他很多疾病一样,对于听损的治疗,主打一个“早”字。那么,生活中有什么易行的方法能够及早提示听损正在发生呢?活动中,李桂珠分享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听力自测小方法——“听表法”:准备一块有秒针走动声响的手表,放在耳边仔细聆听,如果听得清晰,很大程度说明听力没有问题。如果单侧或双侧耳朵听不清,则可能存在听力下降,建议及时就诊,对听力进行进一步筛查。

要更好地保护听力,良好的用耳习惯非常重要。

“声音经由内耳听毛细胞感知后,转化为电信号传入大脑听觉皮层。听毛细胞非常脆弱,它在超出听阈保护范围的同一频率强声下暴露超过30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李桂珠说,因此,保护听力,首先要避免长时间处于强声环境中。此外,在挖耳时要动作轻柔,以免导致鼓膜穿孔。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忽视的,就是用力擤鼻子,尤其是两个鼻腔同时擤,这一动作可能会造成中耳腔的逆行感染,继而导致损伤听力,所以也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