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常见病预防与保健

服用药物后出现皮疹? 一定要尽快就医!

发布时间:2022-01-17阅读次数:1553

一名6岁的小朋友,在使用外用滴耳液后,腿、脖子等处出现大片的红疹,口腔内有溃疡,来到江大附院皮肤科就诊后,被诊断为“药疹”。

药疹,是药物过敏的一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许辉博士,梳理了常见的容易引起药疹的药物,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皮疹,一定要及时就医。

什么是药疹?

药疹,又称为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药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口服,其次为注射,此外还有灌注、外用等。药疹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千万别以为药疹就是起点小疹子,它轻则引发局部瘙痒性皮疹,重则导致全身皮疹、皮肤剥脱,肝肾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容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哪些?

1.抗菌药物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链霉素、红霉素、氟康唑、磺胺类、易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等。

2.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包括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3.镇静催眠抗癫痫药

包括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4.血清制剂、疫苗

包括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

药疹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所有药物都可能在少数个体发生药疹,所以临床上有患者发生药疹后指责医生“开错药了”“开个药给我吃出个新病来”等是不恰当的,不管什么药物都有发生过敏的可能性,目前来说,药疹是不可控的。

药疹的治疗原则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药疹的常见临床表现。

1.固定型药疹

特点:多见于唇、口周、手、足背等,呈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稍痒,严重者出现水疱、糜烂、溃疡。

易引发的药物:解热镇痛类、磺胺类、巴比妥类等。

2.荨麻疹型药疹

特点:好发于面部、四肢及躯干,表现为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风团,多泛发全身,伴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易引发的药物:血清制品、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特点:好发于面、颈、上肢、躯干,呈散在或密集的红色针尖样大小至米粒大小斑疹或斑丘疹,可伴有小出血点或片状红斑。

易引发的药物: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苯巴比妥类、磺胺类等。

4.过敏皮肤炎药疹

特点:凡是裸露皮肤的部位均会发生红斑、水肿,自觉烧灼感,严重时会出现发热、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休克。

易引发的药物:甲氨蝶呤、阿霉素、长春碱等。

5.多型红斑型药疹

特点:对称分布在躯干、四肢、黏膜,轻型出现蚕豆大小的圆形、椭圆形水肿性红斑和丘疹,中心呈紫红色或有水疱,重型皮肤黏膜糜烂,伴高热,肝肾功能损伤。

易引发的药物:磺胺类、巴比妥类、解热镇痛类等。

6.紫癜型药疹

特点:常见于下肢,对称分布,重者泛发全身,可出现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皮损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的紫红色瘀点、瘀斑,重者出现小水疱或血疱。

易引发的药物:抗菌药物、巴比妥类、阿司匹林等。

7.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

特点:好发于四肢、躯干,皮损为弥漫性紫红或暗红色斑,迅速遍布全身,出现松弛型水疱或大疱,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蛋白尿、氮质血症死亡。

易引发的药物: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类、巴比妥类等。

不同药物可引起同种类型的药疹,而同一种药物对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也可引起不同的皮损和表现。

大多数药疹预后较好,但有些重症药疹除了侵犯皮肤,还可侵犯黏膜(口腔、眼睛、鼻腔、外阴、肛周等),甚至还会引起肝肾损伤,所以,当使用药物后出现不适,应当立即就医,切勿延误时机。

(孙卉 古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