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常见病预防与保健

如何预防流感守护自身健康?——来看这篇全攻略

发布时间:2025-03-15阅读次数:416

本报通讯员 孙卉 本报记者 古瑾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目前流感病毒中,99%以上为“甲流”。如何预防流感,守护自身健康?本期,江大附院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

  预防流感措施

  1.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预防流感至关重要。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每次至少半小时,促使空气充分交换,降低病毒聚集风险。

  2.注意手卫生

  手卫生在预防疾病传播中地位关键。双手频繁接触各类物品,易沾染病菌。若不注重清洁,触碰口、鼻、眼时,病毒便会乘虚而入。

  正确洗手要遵循“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与肥皂,揉搓双手各部位超20秒,才能有效去污除菌 。

  3.饮食营养均衡

  饮食营养均衡很重要。每餐保证碳水、蛋白质、蔬果合理搭配,多吃富含维C的橙子、菠菜等,让身体获得全方位滋养,增强免疫力。

  4.注意保暖,适时佩戴口罩

  外出公共场所或接触感染患者时,佩戴好口罩。关注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5.适当户外活动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走出家门,去公园散步、慢跑,或是在小区打打太极 。新鲜空气能增强呼吸道抵御力,身体在运动中血液循环加快,免疫系统更活跃。

  6.充足的睡眠时间

  保持充足睡眠对健康极为关键。每晚保证7至8小时高质量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修复,增强免疫力,更好抵御流感等疾病侵袭。

  7.避免人群密集、密闭场所

  像电梯、商场、影院这类地方,人员密度大且空气不流通,病毒极易通过飞沫迅速传播。一旦有感染者身处其中,短时间内就可能让众多人暴露在危险中,大幅增加感染几率,威胁个人健康。

  8.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

  6到35月龄的婴幼儿、3到18岁的儿童青少年、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医务工作者,都是流感的高风险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流感已经发生,出现全身酸痛、高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