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焕发生机 附院再创辉煌
发布时间:2008-09-12阅读次数:3459
分享到:
五年,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五年,是茫茫人生中的过眼云烟;五年,是江大附院70多年历史发展的短短瞬间。但是最近的五年,却是江大附院历史进程中的浓墨重彩,是建设发展中的累累硕果,是新的起点上的崭新跨越。
五年前,根据省政府决定,原镇江市江滨医院成建制划归江苏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大附院。五年来,附院人依靠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关心帮助,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医院的各项事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深刻变化。
短短的五年,附院的诊疗总人次由58万人次增长到82万人次,业务收入由1.48亿元增长到3.2亿,医院的固定资产由1.47亿元增长到5.5亿元。短短的五年,医院的占地面积由47亩增长到132亩,建筑面积由4.5万平方米增长到15万平方米。短短的五年,医院的省级重点专科由1个增加到3个,市级重点专科由5个增加到8个,博士以上的人才由2名增加到54个,省级学科带头人由2个增加到6个,博士生导师由1名增加到3名。短短的五年,医院在省卫生厅的综合排名从名落孙山一跃跨入前五行列。一串串的数据精彩地诠释了江大附院五年来快速发展的历程,见证了附院人默默耕耘、奋力开拓的脚步。
一、基础管理妙招迭出打牢医护质量根基
天上掉不下馅饼。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有一流的效益,才能有一流的质量和水平。附院的党政领导始终坚持“从严治院、以法治院”的办院方针,狠抓制度建设,狠抓内涵质量。独创性地实施二查二巡、双休日督查、医德积分制考核等规章制度,开展以开好一张处方、写好一份病历,处理好一件投诉的“三个一工程”,强化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以综合目标督查、等级医院督查、双休日督查、行风督查为主要内容的、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督查考核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每月对检查考核情况在全院进行书面的通报和公示。狠抓基础管理,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医护质量明显提高。根据省卫生厅《医政通报》公布的信息,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江大附院的运行综合指标值在全省27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中均名列第五,这是附院历史上从未取得过的好成绩。
二、人才科研学科相互支撑促进技术水平上新台阶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科研是创新的源泉,学科建设代表着医院的特色和水平。江大附院在历史上就是人才荟萃,专家众多。近五年,附院制定“人才建设规划”,利用学校的学科平台,为附院专科水平的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得医院人才、科研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2002年前附院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医疗队伍中只有博士2名、硕士24名。转制后,医院按照“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拘一格”的要求,加大高层人才的引进力度,切实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医护骨干的培养,使队伍建设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得到了整体优化。目前,附院有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医学重点人才2人,3名同志当选为省级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在医护队伍中,博士已达54人,硕士达155人,博士、硕士已经成为附院医疗队伍的主要力量。
2002年前附院科研以市级课题和成果为主,省级课题和成果寥寥无几。转制后,我们在科研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仅去年一年,附院就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11项市级科研项目,有12项成果获奖,发表SCI论文8篇。医院连续8年获得镇江市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称号。五年来,医院先后成功地开展肝肾联合移植、肝脏移植、肾脏移植手术。开展的幽门螺杆菌的系列研究、双球囊扩张治疗结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衰、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等,在省、市内有一定影响。
2002年前,附院只有呼吸内科是省级重点专科,去年经省卫生厅评审,消化科、肿瘤科成为省级重点专科。转制前附院没有学位授权点,现在已有6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心血管等5大专科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
三、倡导优质服务优秀文化塑造医院崭新形象
服务是形象、是内涵、是品牌。五年来医院狠抓行风建设,先后实施“形象塑造工程”,开展“三零”优质服务竞赛、服务满意工程、“文明窗口”优质服务竞赛等系列活动,实施医德积分制考核,实行行风查房制度,设立“温馨服务站”,完善一站式服务,实施“1938”服务联动,开设各项便民措施,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比赛及规范化服务培训,努力加强行风与职业道德的检查与考核,积极开展反商业贿赂工作,认真执行医疗收费的有关政策,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医院的行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综合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门诊均次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均处于全省三级医院的最低水平。
文化是精神、是源泉,是品位。五年来,医院在加强文化建设上狠下功夫,出台了《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开展“学习周亚平、争当好医生”主题教育活动,“三行三心”系列活动、博士团、党员专家送医下乡、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等,使江大附院在群众中的形象不断改善。医院加大宣传力度,从去年5月份开始与江南时报联办《江大附院》报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医院注重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编排的文娱节目《东方—南丁格尔》参加全省卫生系统文娱汇演并广获好评,参加学校及省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均名列前茅。
四、加快硬件投入为医院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2002年前,江大附院的占地面积仅为47亩,门诊及病区房屋拥挤陈旧,而且门诊、住院分别在解放路两侧,给患者就医带来极大的不便。2003年2月,附院转制后,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统筹兼顾,重点扶持附院的建设和发展,制定《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院区建设整体规划》,将原江大北固校区126亩的优质土地资源以及在该校区新建的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等资产全部纳入附院的整体建设规划,为附院创建高水平的现代化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新的规划,医院占地面积扩展到132亩,病床扩展到1200张,绿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广场面积达7000平方米。重新规划后的江大附院布局合理、功能清晰、环境优美。目前,投资2亿多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医院新外科大楼建设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外科住院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并成为北国山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经过改造出新的医技楼也已交付使用,中心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等的工作及科研条件在省内名列前茅。投资8千万元、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左右的门急诊改扩建工程已经进入内装阶段,老外科改造为内科楼工程已经完成设计,即将进行施工,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届时,一所园林化、生态化的绿色医院就呈现在人们面前。
2002年前,医院的医疗设备陈旧,设备的更新明显地不能适应临床的需求。五年来,医院加大投入,先后花巨资购置了德国西门子3、0T核磁共振、美国瓦里安高能直线加速器、SPECT、数字胸片机、全身彩超等一批高档次的医疗设备,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制五年,由于得到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使一所拥有7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医院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建设新附院、创造新辉煌正在从梦想变成现实。新附院的建设既有效地挖掘了医院内部的发展潜力,更较大地提高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尤其是再过一年附院基本建设就要全面结束,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医院将为全省的医疗行业增添新的亮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望得到迅速增强,附院的建设发展将全面迈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