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压力大会致聋?真的!高三男生总熬夜一觉醒来聋了》
发布时间:2021-11-10 阅读:3248 次
近日,正在读高三的江苏镇江男孩小勇(化名),一觉醒来发现左耳几乎听不见声音了,且伴有耳鸣、闷胀、眩晕。小勇慌了神,赶紧到镇江江大附院(又名江滨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精神压力大,高三学生一觉醒来聋了
“检查提示其左耳听力约50分贝,已属于中度耳聋。”2021年11月6日,扬子晚报记者从院方获悉,小勇最终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医生询问病史发现,小勇学习压力很大,每晚都要熬到12点才入睡。“而精神压力过大,正是突发性耳聋的诱因之一。”
“耳朵里滋滋滋的声音简直太折磨人了,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完全被打乱。”小勇说,耳鸣、耳闷的感觉很让人抓狂,尤其是突然发病,听力明显下降,自己心里很是慌乱。
一开始,小勇尝试着憋气呼气,但症状也没有任何缓解。在告诉父母后,他们第一时间就把小勇带去了医院。而事实证明,这个举动是多么明智!
耳鼻喉科主任陆汉强说,突发性耳聋治疗最关键的就是时机,如果患者不重视,没有把握住治疗的黄金时间,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通过静脉注射激素、服用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等治疗手段,一周时间,小勇听力就恢复正常了。陆主任也再三嘱咐小勇,一定要劳逸结合。
戴耳麦打游戏,12岁男孩突发性耳聋
2021年暑假,陆汉强在门诊遇到了一位12岁的小患者。
这个孩子沉迷游戏,戴着耳麦一玩就是两三个小时。为了寻求游戏的刺激和真实感,孩子总是把耳机音量调得很高,在这种“声音污染”的长期影响下,孩子右耳失聪了。
幸运的是,由于治疗及时,孩子恢复了健康,妈妈也因此没收了他的耳机和电脑。
记者获悉,在江大附院门诊,由于耳机使用不当造成听力障碍的人群越来越多,其中青年人群占比较大。
“我们在使用耳机时一定要注意‘6-6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输出的60%,每次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陆主任提醒,酒吧、夜总会等场所的噪音往往会超过100分贝,如果长时间停留会对听力造成暂时或永久性损害。
当心!不健康生活方式会诱发突发性耳聋
陆汉强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普遍增加,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江大附院每年收治入院的患者就达300多例。
50岁的周先生也是2021年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听力测试提示右耳65分贝,属于中重度耳聋。“老周的病因与压力无关,而是与其常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有关。”
陆汉强介绍,当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改变时,也会诱发突发性耳聋。通过注射巴曲酶、高压氧、鼓室内注射激素等治疗手段,老周7天后听力就恢复到了30分贝。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不少于20分贝。主要症状为听力急剧下降、耳鸣、耳朵闷胀、眩晕等。
突发性耳聋的发病诱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三高、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过大、酗酒、颅内肿瘤等。
陆主任还特别强调,突发性耳聋一定要及时就医,发病24小时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扬子晚报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孙卉)